脊柱超详细解剖,高清图文影像,值得收藏!

脊柱超详细解剖,高清图文影像,值得收藏!

应用解剖

(一)基本概述

1.综述:

人类幼年时椎骨共有33块(颈椎7块,胸椎12块,腰椎5块,骶椎5块,尾椎4块)。随年龄增长5块骶椎合成一块骶骨, 4块尾椎合成一块尾骨。

借韧带、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。脊柱上端承托颅骨,下联髋骨,中附肋骨,并作为胸廓、腹腔和盆腔的后壁。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,内有脊髓。

2.功能

支持人体,传导负荷,运动,维持稳定,保护脊髓的功能 ,六个自由度的灵活运动

3.解剖位置

冠状面 (额状面) – 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分

矢状面-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分

-正中矢状面 – 将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

横断面 (水平面或轴面) – 将身体分成上下两部分

前面观: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,第2骶椎最宽

侧面观:可见颈、胸、腰、骶四个生理性弯曲,颈和腰曲凸向前,胸和骶曲凸向后。

后面观:颈椎棘突短而分叉,近水平位。胸椎棘突细长,斜后下方。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。

(二)椎骨的基本形态及结构

生理弯曲:

颈椎前凸 20°- 40°,胸椎后凸 20°- 40°,腰椎前凸 30°- 50°,骶骨后凸倾斜

骨组织类型:

A.皮质骨:

坚硬,主要位于骨的表面,提供骨的强度,良好的固定点,哈佛氏系统

B.松质骨:

较软,大部分位于骨的内部,提供强度和细胞储存的场所,骨小梁,海绵状或蜂窝状

脊椎结构

关节突、脊椎峡部

间盘、终板、软骨终板、骨性终板、骨突环

椎弓根切迹

椎间孔,神经根出口

(三)各段椎骨的特征

1.颈椎

根据解剖形态的差异,颈椎被分为上颈椎 (C1~2) 下颈椎 (C3~7)

椎体小、有横突孔、棘突分叉、上下关节突近似水平位、椎孔较大且多呈卵圆形

A.上颈椎:

颈枕关节——无间盘

寰椎 (C1)——与颅骨 (C0) 和枢椎 (C2)形成关节

寰枢关节——无间盘

枢椎 (C2)——与C1和C3形成关节

寰椎:呈环状,无椎体,第2-6颈椎的棘突较短,末端分叉,第7颈椎棘突长,末端不分叉

寰枢关节:在寰枕连接部,大部分运动功能为前屈—后伸和侧屈,在寰枢关节,近50%的头部旋转运动发生于此

寰枢关节稳固性的结构:关节囊、寰枢前膜、寰枢后膜、覆膜、寰椎十字韧带、齿突尖韧带、翼状韧带等。

枢椎 :

齿状突——寰椎的旋转中心

横突——横突孔、椎动脉、神经根沟

侧块,较大

关节面

棘突 (分叉)

B.下颈椎(C3 -C7)

一般前凸 20° -40 °

每个患者单独评估

所有节段都有间盘

关节(过渡)C5-6-7

-高运动性

-损伤风险增加

3-7颈椎椎体上面外侧缘的椎体钩与相邻椎体形成钩椎关节,增加颈椎稳定性,防止上一颈椎及椎间盘移位。

椎骨突起 (C7)

大而长的棘突

解剖标志

2.胸椎

椎体——T1 到 T12体积递增

椎弓根——直径小

椎板——垂直 “叠瓦”排列

棘突——长,重叠,突出向下

椎间孔——大,降低神经受压风险

关节突

肋骨横突关节面

肋骨和胸椎构成胸廓的骨性结构,限制胸椎运动

连接部

-C6 - T2

-T11 - L2

-邻近节段更易损伤

浮肋在 T11 -T12

3.腰椎

椎体:L1 ~L5 体积递增

椎弓根:比胸椎长和宽,椭圆形

棘突:水平,方形

横突:比胸椎小

椎间孔:大,但神经根受压风险增加

椎孔:大得能够容纳马尾和神经根

腰段椎管的形状:从上而下为卵圆形、三角形、三叶形

4.骶椎

5.骶尾椎

6.髂骨

自体骨移植取骨部位,髂嵴后部可用于棒结构的附加支持和固定 (骶髂固定)。

(四)椎骨间连接

1.韧带:

坚韧,纤维组织连在骨,软骨或其他结构,当应力加大到移动的最大范围后起作用,高弹性保护关节。

在相邻椎骨的椎弓之间的叫椎弓间韧带,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,呈黄色,故又称黄韧带。

在各棘突之间、各横突之间,分别生有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。

在椎骨前面的是前纵韧带,上连枕骨大孔前缘,下达骶骨(S1或2)前面,紧贴椎体和椎间盘前面,厚实而坚韧。椎体后面的后纵韧带长度与前纵韧带相当,与椎体相贴部分比较狭细。

在棘突尖上还有一条上下连续的棘上韧带,在胸、腰、骶部紧贴棘突末端,至颈部则呈板片状,为项韧带。

2.椎管及内容物

1)椎管:由椎骨的椎孔、骶骨的骶管和椎骨之间的骨连接共同构成的骨纤维管,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,下达骶管裂孔而终。其内容有脊髓、脊髓被膜、脊神经根、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等。

椎管壁的构成:

前壁:椎体、椎间盘、后纵韧带

侧壁:椎弓根、椎间孔

后壁:椎板、黄韧带

椎管形态:在横断面上椎管各段的形状及大小存在差异

颈段:呈三角形

胸段:呈圆形,以第4~6胸椎处最为狭窄。

腰段:形态不一

-第1、2腰椎处 多呈圆形或卵圆形

-第3、4腰椎处 多呈三角形

-第5腰椎处 多呈三叶形

椎管分区:

根据椎管的形状和椎管内容物的配布是相关的,一般将椎管分为两部分即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。

A.中央椎管由脊髓及其被膜所占位置。

B.神经根管:指椎管外侧部脊神经根所占部位,临床上又称侧隐窝。其前壁椎体和椎间盘后外侧,后壁为上关节突、黄韧带,外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。

腰段神经根管与下述结构的关系:腰段椎管侧隐窝明显。盘黄间隙即椎间盘与黄韧带之间的间隙。 上关节突旁沟。椎弓根下沟。

2)脊髓

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:

上段颈髓(C1~4)与同序数椎骨同高

下段颈髓(C5~8)和上段胸髓(T1~4)较同序数椎骨高一个椎体

中段胸髓(T5~8)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

下段胸髓(T9~12)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

腰髓(L1~5)平对第10、11胸椎

骶、尾髓(S1~5、Co)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。

脊髓被膜及被膜间隙:

脊髓被膜(外→内):硬脊膜、蛛网膜和软脊膜

被膜间隙(外→内):硬膜外隙、硬膜下隙、蛛网膜下隙

3)脊柱静脉

椎静脉系的静脉结构特征是壁薄、无瓣、吻合很多。

椎外静脉丛:椎外前静脉丛和椎外后静脉丛

椎内静脉丛:椎内前静脉丛和椎内后静脉丛

椎间静脉,椎体静脉,脊髓静脉

3.椎间盘:占脊柱全长约1/4,颈、腰段最厚,运动节段的纤维软骨连接,出现在 C2-C3 到 L5-S1,可以压缩,拉伸和旋转运动,体内最大无血结构

前柱承担80%的应力,中柱和后柱承担20%应力

1983年Denis提出三柱分类概念,提出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中柱的完整,而并非决定于后方韧带复合结构。Denis提出三柱分类,将脊柱分为前、中、后三柱:

前柱:前纵韧带、椎体前二分之一、椎间盘的前部。

中柱:椎体后二分之一、后纵韧带。

后柱:关节突、黄韧带、棘间韧带、棘上韧带。

髓核:位于中央部分,黏液胶冻样物质,含水量高,抵抗轴向压力

纤维环:间盘的外边部分,薄片组成,多层胶原纤维,30°倾斜,邻近层反向,对抗各方向剪力,最大的无血管组织,营养来自终板的扩散,扩散障碍导致椎间盘退变

寰椎与枢椎之间,骶椎尾椎之间不存在椎间盘,所以全身的椎间盘只有23个。它们均位于两个椎体之间。胸椎间盘最薄,腰部的椎间盘最厚,约为9毫米。

相关推荐

机票包含了哪些费用,机票价格详解【新手必看】
365账户受到限制怎么办

机票包含了哪些费用,机票价格详解【新手必看】

📅 07-05 👁️ 7767
上门取件
365体育靠谱

上门取件

📅 06-28 👁️ 9199
只有15分钟,如何熬一锅好喝的粥
365bet平台规则

只有15分钟,如何熬一锅好喝的粥

📅 07-01 👁️ 1727
怎样将抖音上的视频保存下来?这6个方法轻松完成无水印保存
大话西游2龙君亲密效果大起底 精准数据助您一臂之力
365账户受到限制怎么办

大话西游2龙君亲密效果大起底 精准数据助您一臂之力

📅 06-28 👁️ 3293
中餐厅 (湖南卫视)
365账户受到限制怎么办

中餐厅 (湖南卫视)

📅 07-06 👁️ 2677